肺部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承担着气体交换的关键任务,让我们能够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维持生命的正常运转。然而,肺部也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走进呼吸内科,我们能揭开许多肺部疾病的秘密,更好地认识它们,从而做好预防与治疗。
1.肺炎:常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
肺炎是呼吸内科极为常见的疾病,它指的是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多种病原体都可能引发肺炎,像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在日常生活中,感冒后身体抵抗力下降,如果没有好好休息和调养,就很容易继发肺炎。
肺炎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的症状,痰液的性状因病原体不同而有所差异,比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常咳出铁锈色痰,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痰液可能呈脓血痰。有的患者还会感到胸痛,呼吸时疼痛可能会加剧,严重的话会出现呼吸困难。
对于肺炎的治疗,关键在于明确病原体,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就需要使用合适的抗生素;病毒感染则可能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同时,患者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让身体有足够的能量来对抗疾病。多喝水,有助于稀释痰液,使其更容易咳出。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逐渐侵蚀呼吸功能的“隐形杀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它会逐渐削弱患者的呼吸功能。长期吸烟是导致COPD最主要的原因,此外,长期暴露在有害气体、粉尘环境中,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COPD的主要症状是慢性咳嗽、咳痰,很多患者早晨起床时咳痰较多,痰液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性。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最初可能只是在剧烈活动时感到气短,到后期连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都会觉得呼吸费力。
COPD一旦确诊,很难完全治愈,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控制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患者首先要戒烟,这是减缓病情恶化的重要措施。药物治疗方面,常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来舒张气道,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对于病情较重、反复急性加重的患者,可能还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此外,患者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
3.哮喘:反复发作的气道炎症性疾病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这种炎症会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哮喘的发病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都有关系。遗传因素使得某些人具有哮喘的易感性,而环境中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皮屑等,以及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等,都可能诱发哮喘发作。哮喘发作时,患者会突然感到呼吸困难,伴有喘息声,严重时会出现端坐呼吸,即只能坐着呼吸,无法平卧。有些患者在发作前可能会有打喷嚏、流鼻涕、眼睛发痒等先兆症状。
哮喘虽然不能根治,但通过长期规范治疗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治疗哮喘的药物主要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控制药物需要长期使用,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它可以减轻气道炎症,预防哮喘发作;缓解药物则在哮喘发作时使用,如沙丁胺醇气雾剂,能迅速舒张气道平滑肌,缓解呼吸困难。患者还需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和诱发因素,定期到医院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4.肺癌:肺部的“头号杀手”
肺癌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
球范围内都呈上升趋势。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此外,空气污染、职业暴露(如长期接触石棉、氡等有害物质)、遗传因素等也与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肺癌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很多患者在出现咳嗽、咯血、胸痛、发热、气促等症状时,病情已经发展到中晚期。所以,对于肺癌的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有肺癌家族史的人,建议定期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制定。早期肺癌通过手术切除,有可能达到根治的效果;而中晚期肺癌则通常需要多种治疗方法联合使用。
肺部疾病种类繁多,对我们的健康影响巨大。了解这些肺部疾病的秘密,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做好预防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加强锻炼、避免接触有害环境等,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疾病,都是呵护肺部健康的重要方法。
如果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异常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忽视身体发出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