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是帮助髋关节严重病变患者重获行动能力的有效医疗手段,能极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术后的康复训练同样重要。术后的“黄金90天”,是身体恢复、功能重建的关键时期,合理科学的康复计划,能帮助患者最大程度恢复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重返正常生活。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髋关节置换术后“黄金90天”的康复要点。
术后0~14天是初期康复阶段,这一时期患者身体较为虚弱,伤口还在愈合中,康复训练主要以促进伤口愈合、预防并发症为主。术后回到病房,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患者就可以开始进行踝泵运动。通过缓慢、有节奏地屈伸踝关节,带动下肢肌肉收缩和舒张,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每次可进行10~15分钟,每小时重复1~2次。
术后1~2天,在医生评估许可后,患者可以开始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平躺在床上,下肢伸直,大腿肌肉用力收
紧,持续5~10秒,然后放松,每组进行20~30次,每天进行3~4组。此训练能增强大腿前侧肌肉力量,为后续的下床活动做准备。术后3~5天,若患者身体状况允许,可在医护人员或家属协助下尝试坐起。坐起时,要保持身体平稳,避免髋关节过度屈曲,每次坐起时间不宜过长,5~10分钟即可,每天可进行3~4次。随着身体逐渐适应,可逐渐延长坐起时间。术后7~14天,患者可以在助行器辅助下进行站立和短距离行走训练。站立时,要确保身体站稳,双脚与肩同宽,保持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在一条直线上;行走时,步伐要缓慢、平稳,避免急停、急转,每天行走距离可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术后15~60天为中期康复阶段,此时伤口已基本愈合,康复训练重点在于进一步增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提高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在这一阶段,患者可以继续加强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力量训练。除了等长收缩训练外,还可以进行直腿抬高训
练。平躺在床上,下肢伸直,缓慢将腿抬高至与床面成30~45度角,保持5~10秒后放下,每组进行15~20次,每天进行3~4组。
同时,患者可以开始进行髋关节屈伸、外展、内收等主动活动训练。在进行这些训练时,动作要缓慢、轻柔,逐渐增加活动范围,避免因过度活动导致关节疼痛或损伤。例如,髋关节屈伸训练,患者可坐在床边,缓慢将小腿抬起、放下,每次训练进行10~15分钟,每天进行3~4次。
术后61~90天是后期康复阶段,此阶段患者的关节功能已有明显改善,康复训练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和运动能力,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患者可以逐渐减少助行器的使用,尝试独立行走。在行走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步态,挺胸抬头,步伐均匀,避免跛行。同时,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上下楼梯训练。上楼梯时,先迈健侧腿,再将患侧腿迈上台阶;下楼梯时,先迈患侧腿,再将健侧腿迈下台阶,每次上下楼梯的数量可根据自身情
况逐渐增加。
此外,患者还可以进行一些轻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运动。例如,散步时,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速度和距离,每次散步30~60分钟,每周进行3~5次;
在“黄金90天”康复期内,除了科学的康复训练,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睡姿,避免髋关节过度屈曲、内收和旋转。坐下时,要选择高度合适的椅子,避免坐矮凳或沙发;睡觉时,可在两腿之间放置一个薄枕头,保持髋关节外展。
在饮食方面,要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促进身体恢复。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此外,患者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查,及时了解康复情况,如有任何不适或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