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8月18日 星期一
运动导引,气血通畅:温和运动是“长寿良方”

作者:张柯

柳州市中医医院 柳州市柳北区解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5-04-11 13:40:48934次浏览[发表证书]

中医认为"流水不腐,户枢不查"适度的运动是激发阳气、推动气血运行的关键。

但对咱们中老年朋友来说,运动绝不是越激烈越好,而是要讲究“柔和、连贯量力而行”,重在疏通经络、调和脏腑达到"形神共养”的目的。

1.传统导引术--老祖宗的智慧结晶太极拳/太极剑:

(1)核心要领:心静体松,呼吸自然;动作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重心平稳转换,虚实分明。

(2)入门动作推荐①起势/收势:最简单也最重要,双脚开立与肩同宽,膝盖微屈,沉肩坠时,调整呼吸。感受身体放松,气血下沉。②云手经典动作,锻炼协调性和核心稳定,想象用手轻轻拨开云雾,配合腰的转动,带动手臂画四,重点:眼神随手走,脚步移动轻灵。③野马分鬃:舒展上肢,开阔胸祺。动作如梳理马梨,一手向前上方棚出,一手向后下方采按,配合弓步转换。

2.八段锦--两个动作的“健康套餐"

(1)特点:动作简单易记,每式针对性虽,耗时短,随时随地可练。

(2)详解两式常用动作: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动:双脚平开,双手掌心向上从腹前缓缓上托至头顶,目视手背,同时吸气;稍停呼气时双手分开沿体侧缓缓落下。功效:拉伸脊柱和胁肋,疏通三焦(上中下脏腑区域),提振阳气,改善胸闷气短。第二式:挥头摆尾去心火:马步站稳,身体前俯,头部和上体向左旋转,臀部向右摆(似龙摆尾),目视右脚跟;然后反向,动作柔和缓慢,功效:刺激音柱、命门和尾闾调和心肾,引火下行,缓解心烦、口疮、失眠。

3.散步--最简单有效的“黄金运动!

(1)间歇走:快走3分钟(心率稍升,微喘但能说话)+慢走2分钟恢复交替进行,比匀速走更能锻炼心肺。

(2)踮脚走/脚跟走:在安全平地(扶培或有人陪护),尝试用脚尖或脚跟行走一小段(30),强健小腿肌肉,刺激足部经络(尤其肾经)

(3)摆管走:加大摆青度(前后自然摆动,非左右横摆),有助于塔加运动量,促进上半身气血循环。

4.居家/床边也能动--零基础友好型运动

(1)椅上运动:①踝泵运动:坐稳,双脚离地,缓慢做勾脚尖(3)一绷脚尖(3)的动作。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静脉血栓,尤其适合久坐或腿脚不便者,每组20次,每天多组。②上肢画圈:双手侧平举,向前、向后缓慢画小园(顺时针+逆时针),活动肩关节。国坐姿转体:双手抱肩或放腿上,缓慢向左右转动上身,幅度以舒适为度,活动腰椎。

(2)床上运动(晨起睡前)安腹式呼吸:平躺,一手放胸口,一手放腹部。吸气时鼓肚子(腹部手抬起),呼气时收肚子(腹部手下降)。安神定志,按李内脏。5~10分钟。②空蹬自行车:仰卧,双腿轮流缓慢做蹬自行车动作,活动貌膝踝关节。注意:腰紧贴床面,动作度小点更安全。③抬臀运动:屈膝仰卧,双脚踩床,缓慢将臀部抬起(离开床面5~10厘米即可),再缓慢放下。锻炼腰智核心力量。

5.运动安全与注意事项

1"三不"原则:不逞强:绝对不与他人攀比速度、强度、时长。感觉“有点累但舒服”即可。不勉:有关节疼痛(尤其急性发作期)、明显心慌气短、头晕目眩时,立即停止!休息后不缓解及时就医。不空腹/不饱腹:避免空腹运动引发低血糖;饭后至少休息30~60分钟再开始温和运动。

2)环境安全:选择平坦、防滑、光线充足的场地,避开湿滑、坑洼、车多的地方。室内运动注意家具边角,清除通道障碍物。天气恶劣(酷热、严寒、雾霾、大风)时,改在室内进行。

3)运动后:充分拉伸放松:运动结束前5分钟,做轻柔拉伸(如伸懒腰、拍打四肢肌肉),帮助缓解僵硬。及时补充水分小口慢饮温开水,避免牛饮或喝冰水。避风保暖:出汗后毛孔张开,及时擦干汗,更换干爽衣物,避免吹冷风(尤其空调、风扇直吹)。动则受益,贵在坚持!选择1~2种您最喜欢、感觉最舒服的运动方式,每天规律进行,哪怕每次只有15~20分钟,也比一周突击一次大运动量强百倍。中医运动养生的精髓在于“以形导气,以意领气”——在柔和的动作中,配合深长匀细的呼吸,让气血像小溪流一样在体内顺畅运行,濡养全身,自然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