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均发生较大的改变,加之社会压力剧增,人口老龄化加深等因素影响,致使我国高血压的患者人数明显增加。
目前,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尚无明确定论,认为其可能与遗传,饮食、年龄等因素有关,职业、饮酒、环境等均可能诱发高血压。如患者的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则可并发卒中、意识障碍、心肌梗死、心绞痛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针灸具有悠久的历史,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作为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起效快、副作用小,当前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降压效果理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针灸快速降压的相关知识吧!
1.高血压
(1)高血压。高血压也被称为血压升高,指的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持续高于正常值的一种现象。根据2022年11月颁布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对高血压的定义,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有3
次诊室血压值均高于正常值,即诊室收缩压,俗称高压≥130mmHg,或舒张压,俗称低压≥80mmHg,就被认定为高血压。根据血压高低程度,我国将高血压分为3个等级:1级(轻度):高压140~159mmHg或低压90~99mmHg;
2级(中度):高压160~179mmHg或低压100~109mmHg;3级(重度):血压超过180/110mmHg。(2)高血压的病因。当前,高血压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已发现多个危险因素,其中遗传因素、年龄增长及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高钠低钾饮食、肥胖、饮酒、久坐不动、长期精神紧张等,都可能成为该病的诱发因素。(3)高血压的临床症状。高血压的典型症状包括头痛、心悸、耳鸣、疲惫、不安、心律失常等,如患者的血压达到高危状态,即≥180/110mmHg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卒中、视物模糊、意识障碍、心肌梗死、心绞痛、肺水肿、肾功能损伤、子痫等症状。
2.针灸快速降压
(1)针灸治疗高血压适宜人群及禁忌人群。①适宜人群。临界高血压;1级高
血压患者的辅助治疗;药物控制不佳者的联合治疗。②禁忌人群。皮肤感染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急性心脑血管疾病者。(2)针灸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①调节经络。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舒畅,方可保证气血运行顺畅。针灸治疗高血压过程中,可通过对特定穴位的刺激,起到调节经络的作用,使气血运行通畅,从而能够减轻血流对血管壁的压力,以契合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起到降压的效果。②平衡阴阳。阴阳失衡可导致气血运行失常,从而导致血压升高。针灸可起到平衡阴阳之效,从而能够促使气血运行恢复正常,以起到降压之效。③改善血液循环。针灸可起到促进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之效,从而能够减轻血流阻力,降低血管壁压力,以达到降压效果。④缓解精神压力。精神压力过大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影响因素。针灸治疗能够起到调节神经系统的作用,从而能够有效缓解高血压患者精神压力,起到降压效果。⑤提升整体健康。针灸可通过刺激相对应的穴位,可起到调气血、疏经络之效,并可纠正机体阴阳,裨益脏腑,以起到促进整体健康的作用,从而可
使患者血压保持稳定,并逐渐下降。
3.针灸治疗高血压的方法
(1)常用穴位百会穴:可平肝潜阳,缓解高血压头晕、头痛症状曲池穴:常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足三里:常用于痰湿型和气虚型高血压。内关穴:可宁心安神,缓解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血压波动。(2)针刺手法。多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肝火旺盛者可配合捻转插泻手法。(3)治疗频率。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
针灸可起到快速降压的作用,因此在针灸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压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应注意,针灸为辅助治疗方案,不可擅自停用降压药物,同时做好生活管理,如低盐饮食、适当运动等,以保持血压长效稳定。
本文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相信通过文章的阅读大家对高血压及针灸快速降压相关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身体素质,远离环境污染,保持心情愉悦,定期参加体检,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祝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