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4月20日 星期日
守护心血管, 高血压护理小贴士细节决定健康!

作者:彭茂科

(金堂瑞辰仁爱医院)发布时间:2025-02-14 09:19:19551次浏览[发表证书]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高血压是其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突破3亿,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不足50%。高血压看似无声,却会悄然损害心、脑、肾等器官,甚至引发心梗、脑卒中等致命疾病。

守护心血管健康,需从科学管理血压做起。本文将从日常细节出发,提供实用的高血压护理指南,帮助您远离“沉默的杀手”。

1.高血压的危害:不只是血压数值升高

高血压被称为“无声杀手”,因其早期症状隐匿,但长期未控制会导致多器官损害:

1)心脏负担加重:长期高压使心脏泵血阻力增大,引发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

2)血管损伤:高压血流冲击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梗、脑梗风险。

3)肾脏损害:肾小球长期高压导致肾功能减退,严重者需透析治疗。

4)眼底病变:视网膜小动脉硬化可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5)关键数据:收缩压每升高20mmHg,心血管死亡风险翻倍;舒张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风险增加53%(《柳叶刀》研究)。

2.日常护理细节:科学控压的八大支柱

1)饮食管理:低钠高钾,均衡营养:①限盐是关键:每日盐摄入量应<5克(约一啤酒瓶盖),警惕隐形盐(酱油、腌制品、加工食品)。补钾、钙、镁:多吃香蕉、菠菜(钾)、牛奶(钙)、坚果(镁),促进钠排出。②DASH饮食模式:多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乳制品,少红肉和饱和脂肪。

小贴士:用香料(葱姜蒜、柠檬)替代盐调味;避免喝菜汤(含盐量高)。

2)运动处方:有氧为主,量力而行:①最佳选择: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中低强度有氧运动,每周5次,每次30分钟。②避开误区:避免清晨血压高峰时段运动;不做憋气动作(如举重),以免血压骤升。③监测强度:运动中能说话但不唱歌,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

3)体重管理:减重即降压:①体重每减少1公斤,收缩压可下降1mmHg。②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降低内脏脂肪对血压的影响。

4)戒烟限酒:血管的“隐形保护”:①吸烟后血压可短暂升高20-30mmHg,戒烟1年心血管风险降低50%。②男性每日酒精≤25克(约1两白酒),女性减半,过量饮酒抵消降压药效果。

5)心理调节:压力是血压的“助推器”:①长期焦虑、紧张激活交感神经,导致血压波动。②每天冥想10分钟、深呼吸练习(吸气4秒,呼气6秒),或培养兴趣爱好缓解压力。

6)睡眠保障:7小时黄金法则:①睡眠不足6小时者,高血压风险增加30%。②打鼾者警惕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夜间血压骤升的元凶)。

7)监测血压:家庭自测与记录:指导如何正确进行家庭血压监测并记录数据。

8)遵医嘱用药:勿擅自停药或换药:从临床的观察看高血压的治疗是长期的,甚至是终生的,随意的停药对于血压的波动影响比较大。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相关的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平稳的范围内。

3.科学监测与用药:远离误区,精准控压

1)家庭自测血压的正确姿势:①时间:早晚各一次,测前静坐5分钟,排尿后、服药前测量。②姿势:坐姿背靠椅,手臂与心脏平齐,袖带松紧容一指。③记录:连续7天血压值,就诊时供医生参考。

2)药物治疗:勿擅自停药或换药:①降压药需长期规律服用,随意停药可能导致血压“报复性反弹”。②若出现副作用(如干咳、脚踝水肿),及时就医调整方案,勿自行处理。

3)避开常见误区:误区1“没有症状=血压正常”→定期测量才是硬道理。②误区2“保健品替代药物”→鱼油、纳豆等无法替代降压药。③误区3“血压正常后停药”→高血压需终身管理,减药需遵医嘱。

4.特殊人群的高血压管理

1)老年人:警惕体位性低血压,起床时遵循“三个30秒”(睁眼30秒→坐起30秒→站立30秒)。

2)孕妇:妊娠高血压需密切监测,限盐同时保证蛋白质摄入。

3)合并糖尿病者:血压控制目标更严格(通常<130/80mmHg)。

5.结语:健康生活方式是最好的“降压药”

高血压的防治是一场终身马拉松,而非短跑冲刺。通过饮食调整、规律运动、情绪管理和科学监测,多数患者可将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记住:今天的每一份自律,都是对未来健康的投资。从细节做起,让血管“轻松工作”,为心脏减负,拥抱高质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