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星期一
孕期超声诊断全知道:宝妈需要了解的科普指南

作者:余春玲

(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人民医院)发布时间:2025-02-14 15:57:11775次浏览[发表证书]

引言

怀孕是一段充满期待与忐忑的旅程,而超声检查作为孕期最重要的医学检查手段之一,不仅是医生了解胎儿发育的“眼睛”,更是准妈妈们与宝宝第一次“见面”的桥梁。然而,面对检查单上的专业术语、不同孕周的超声项目,许多宝妈仍存在诸多疑问:超声检查安全吗?每次检查的目的是什么?如何看懂报告单上的数据?本文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您全面解读孕期超声检查的奥秘。

孕期超声检查:安全性与技术原理

1.超声检查真的安全吗?

超声检查利用的是高频声波的反射原理,通过探头向体内发射超声波,接收回波后转化为图像。它不涉及任何电离辐射,属于无创、安全的检查方式。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国际妇产科超声学会(ISUOG)均明确指出,规范操作的超声检查不会对胎儿造成伤害。

误区澄清

1)“三维/四维彩超辐射更大?”三维(3D)、四维(4D)超声与普通B超(2D)的原理相同,只是成像方式不同,安全性并无差异。

2)“频繁做超声检查会影响胎儿?”常规产检的超声检查次数均在安全范围内,但非医学需要的过度检查(如频繁拍摄胎儿写真)应避免。

2.B超、彩超、三维、四维超声有何区别?

1)B超(二维超声):黑白平面图像,用于观察胎儿结构及测量数据。

2)彩超(彩色多普勒超声):在B超基础上增加血流信号显示,用于评估胎盘、脐带血流及胎儿心脏功能。

3)三维/四维超声:通过计算机重建立体图像(三维为静态,四维为动态视频),常用于面部成像或特殊结构观察,但诊断核心仍依赖二维超声

孕期超声检查全流程:各阶段重点解读

1.孕早期(0-12周):确认妊娠与胚胎发育

1)检查时间6-8周:首次超声检查,确认宫内妊娠、胎心胎芽、排除宫外孕。11-13⁺⁶NT检查(胎儿颈后透明层厚度测量)结合血清学筛查,评估染色体异常风险。检查方式:多为经阴道超声(孕早期子宫未明显增大,图像更清晰)。

2)宝妈须知:孕早期超声可能需憋尿(经腹部检查时),但需遵医嘱。NT值≥2.5mm提示风险增高,需进一步无创DNA或羊水穿刺检查。

2.孕中期(13-28周):系统筛查胎儿结构

1)检查时间20-24周:大排畸超声(系统筛查),全面检查胎儿各器官结构,包括心脏、脑部、四肢等。28周左右:部分医院安排小排畸,补充筛查晚发畸形。

2)检查重点:胎儿头颅、脊柱、心脏四腔心结构、胃泡、肾脏、四肢等。胎盘位置(排除前置胎盘)、羊水量、脐带绕颈情况。

3)宝妈准备:无需空腹,建议穿宽松衣物。检查前适当活动,避免胎儿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影响观察。

3.孕晚期(28周后):监测胎儿生长与分娩准备

1)检查时间30-32周:评估胎儿生长发育、胎位、胎盘成熟度及羊水量。37周后:每周或根据医嘱检查,重点监测胎儿大小、脐血流、胎位是否适合顺产。

2)常见问题胎儿偏小/偏大:需结合孕妈血糖、血压等因素综合判断。脐带绕颈:超声可显示绕颈周数,但多数不影响顺产,需结合胎心监护。

超声报告单解读:这些数据代表什么?

1.关键指标解析

1)BPD(双顶径):胎儿头部左右径,评估孕周及脑部发育。

2)HC(头围)、AC(腹围)、FL(股骨长):综合判断胎儿体重及生长趋势。

3)AFI(羊水指数):正常值8-24cm,过多或过少需警惕畸形或胎盘功能异常。

4)S/D值(脐动脉血流阻力):孕晚期S/D<3为正常,过高提示胎儿缺氧风险。

2.报告中的常见术语

1)“胎盘成熟度Ⅰ/Ⅱ/Ⅲ级”:随孕周增加逐渐成熟,Ⅲ级过早出现可能与胎盘老化有关。

2)“胎位LOA/ROA”:左枕前/右枕前位,均为适合顺产的胎位。

3)“单脐动脉”:需排查是否合并其他畸形,多数胎儿可正常发育。

结语

超声检查是孕期不可或缺的“健康守护者”,但它并非万能。科学理解其意义与局限,积极配合医生建议,才能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愿每位准妈妈都能在这场奇妙的旅程中,多一份安心,少一份担忧,迎接新生命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