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5月21日 星期三
了解外科手术:从术前准备到术后恢复

作者:肖保增

(清河县中医院)发布时间:2025-01-24 17:59:161143次浏览[发表证书]

外科手术是现代医学中治疗许多疾病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切除病变组织、修复受损器官,还是进行器官移植,外科手术都能为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然而,一场成功的手术不仅仅取决于主刀医生的精湛技艺,还与术前准备和术后恢复密切相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从术前准备到术后恢复的全过程。

1.术前准备

外科手术前,充分的准备工作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术后恢复至关重要。

身体检查是术前的重要环节。患者需接受血液、尿液检查,心电图、B超、CT等多项检查。血液检查能了解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及传染病指标;心电图可判断心脏功能能否承受手术。全面检查有助于医生掌握患者身体状况,制定适宜的手术方案。

调整生活习惯也不容忽视。术前要戒烟限酒,吸烟影响呼吸功能,增加术后肺部感染风险;过量饮酒损害肝脏功能与凝血功能,不利于手术及恢复。同时,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处于良好状态,提高对手术的耐受性;合理饮食,多摄入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果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增强免疫力。

心理准备同样关键。手术常使患者紧张焦虑,这会影响睡眠、食欲,不利于手术及恢复。患者应与医生、护士充分沟通,了解手术过程、风险和预期效果,形成正确认识。还可与家人、朋友交流,获取支持鼓励。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缓解紧张情绪。

术前一天,要做好具体准备。按医嘱进行皮肤准备,清洁手术区域皮肤,降低术后感染几率。部分手术需术前禁食8小时、禁水4小时,防止术中呕吐、误吸。另外,提前准备好病历、检查报告等资料,方便医生查阅。

手术当天,患者被送入手术室。麻醉医生会依手术需要和患者身体状况、手术类型,选择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等合适的麻醉方式,让患者术中无痛。主刀医生和手术团队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手术区域无菌后开展手术。手术中,医生仔细切除病变组织、修复受损器官等。整个过程有严密监测,实时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全力保障患者安全。术前各方面准备工作环环相扣,每一步都关乎手术的成败与患者的健康,需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重视、认真落实。

2.术后恢复

1)术后护理

术后患者会被送入恢复室或病房。在恢复室,医护人员会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确保患者平稳度过术后危险期。回到病房后,患者需要按照医生和护士的指示进行护理。比如,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避免伤口感染;按照要求摆放体位,以利于呼吸和伤口愈合;根据情况进行吸氧、心电监护等。

2)饮食恢复

术后饮食的恢复也非常重要。一般在麻醉清醒后,患者可以先喝少量的水。如果没有不适反应,可以逐渐过渡到流食、半流食,如米汤、粥等。随着身体的恢复,再逐渐增加食物的种类和摄入量。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为主,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3)活动与康复

术后早期活动对于患者的恢复非常有益。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应尽早在床上进行翻身、四肢活动等,这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还能促进胃肠蠕动,预防肠粘连和便秘。随着身体的恢复,患者可以逐渐增加活动量,如坐起、床边站立、行走等。同时,一些患者可能还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如骨折患者需要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以恢复肢体的正常功能。

4)伤口护理

伤口的愈合情况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进程。患者要注意观察伤口是否有渗血、渗液、红肿、疼痛等情况。如果发现伤口出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的清洁,促进伤口愈合。

外科手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术前准备到术后恢复,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患者和家属要充分了解手术的相关知识,积极配合医生和护士的工作,这样才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