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4月16日 星期三
拨“霾”见日,“肌”活人生 ——重症肌无力护理科普

作者: 李秀兰

(梧州市人民医院)发布时间:2024-11-22 14:31:421244次浏览[发表证书]

在纷繁复杂的医学领域中,有一种疾病以其隐匿而持久的特性,悄然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这便是重症肌无力(简称MG)。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症状可轻可重,严重时甚至威胁生命。本文旨在通过科普的形式,拨开笼罩在重症肌无力患者头顶的“霾”,为他们点亮希望之光,指导他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肌”活人生,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

认识重症肌无力:揭开神秘面纱

重症肌无力并非罕见病,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病,但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普遍认为,该病与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有关,患者的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自身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视为外来敌人,发起攻击,导致信号传递受阻,肌肉无法正常收缩。

临床表现多样: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多样,从轻微的眼睑下垂、复视,到严重的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这些症状通常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呈现出“晨轻暮重”的特点。

治疗策略:科学应对,精准施策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药物治疗、胸腺切除手术、免疫抑制治疗及血浆置换等多种手段,旨在控制病情进展,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吡啶斯的明是首选药物,它能暂时改善肌肉力量,但无法根治疾病。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等,则用于调节免疫系统,减少抗体产生,需长期服用并监测副作用。

胸腺切除:约80%的重症肌无力患者有胸腺异常,胸腺切除手术对于胸腺增生或胸腺瘤患者尤为有效,可显著改善症状或达到临床缓解。

免疫疗法:近年来,新型免疫疗法如利妥昔单抗、贝利尤单抗等,为重症肌无力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尤其适用于对传统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

血浆置换与免疫球蛋白:对于病情急剧恶化或术前准备,血浆置换可以快速清除血液中的抗体,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则能短期增强免疫力,减少抗体攻击。

日常护理:细节之处见真章

重症肌无力的管理不仅仅依赖于医疗手段,日常生活的精心护理同样至关重要。良好的护理不仅能减轻症状,还能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饮食管理:均衡饮食,保证足够的热量和营养摄入,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有助于维持肌肉健康。避免过冷、过热或过硬的食物,以减少吞咽困难的风险。分餐制,小口慢吃,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也是关键。

呼吸训练:重症肌无力患者易出现呼吸肌无力,定期进行深呼吸练习、使用呼吸辅助设备,如呼吸机或制氧机,可以有效预防呼吸衰竭。学习并实践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技巧,如使用便携式吸痰器,对于保障生命安全尤为重要。

心理支持:面对长期疾病,患者往往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建立积极的心态,参与心理咨询或支持小组,与病友交流经验,可以有效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环境适应:保持家居环境整洁、通风良好,减少灰尘和刺激性气体,使用防滑地板和扶手,确保家居安全。合理安排日常活动,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休息。

社会支持:携手并进,共创未来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康复之路并非孤军奋战,来自家庭、社会乃至整个医疗体系的支持都是不可或缺的。

家庭支持:家人的理解、鼓励与陪伴是患者最大的精神支柱。学习基本的护理知识,协助患者进行日常活动,共同面对挑战,可以极大地提升患者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社会资源: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如加入患者互助组织、参与线上或线下的健康讲座、申请医疗援助等,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获取最新的治疗信息和心理支持。

结语

重症肌无力虽是一种挑战,但通过科学的治疗、细致的护理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患者完全有可能拨“霾”见日,重新“肌”活自己的人生。正如每一朵乌云都有银边,每一次挑战都藏着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