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外伤、退行性变等原因造成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结构发生改变所导致的病变。给患者带来腰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治疗已成为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手段。然而,手术的成功只是康复过程的一部分,术后的康复护理同样至关重要。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护理方法
术后初期,患者需佩戴腰托,根据手术方式,在1至3日内取半坐卧位或床边坐,减轻不适。随后,逐步引导患者正确姿势行走,如抬头挺胸、收腹,确保安全,以防意外。卧床休息时间依手术类型而定:单纯髓核摘除术后需卧床3周;涉及椎间融合和内固定者,2周后可下床,但腰部需支撑8至12周;微创手术患者,次日即可起床,但仍需保护腰部8至12周。期间,鼓励患者进行足趾、踝部等主动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风险。
卧床期生活管理同样重要。选择硬度适中的木板床,垫子不宜过厚,床高略高,便于患者起身。仰卧时,腰部可垫薄垫,如叠起的毛巾被4至8层,帮助肌肉放松,保持或矫正腰椎生理曲度。俯卧时,避免腰部过度后伸。卧床期间,禁止坐起或站立,仅可在床上翻身,使用卧便器完成大小便及进餐,减少体力消耗,减轻症状。保持大便通畅,多吃蔬菜和水果,保证纤维摄入。咨询医生后,可进行轻柔、和缓的活动,运动量逐渐增加,避免剧烈运动。
恢复期生活管理,鼓励患者尽早适度恢复正常活动,促进身体功能恢复。选择硬床,采取适当睡姿,如仰卧时在膝关节和头部下方放枕头,或侧卧时上方膝关节屈曲,两膝间放枕头,维持脊椎生理曲度,减轻腰部压力。避免高强度运动,尤其是反复旋转和弯腰动作。特定活动导致腰痛加重时,应避免或替换为其他运动方式。身心训练如瑜伽、普拉提、太极等,可提高肌力、柔韧性和平衡能力,放松身心。
饮食护理方面,少食多餐,保持机体能量平衡。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预防便秘,多摄入优质蛋白质满足营养需求。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虾皮等,强化骨骼健康。禁忌辛辣刺激、肥腻燥热食物,如辣椒、油条、猪肥肉、炒花生、咖喱牛肉等,以免加重消化不适或症状。避免浓咖啡和烈酒。
综上,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护理需综合考虑术后护理、卧床期与恢复期生活管理、饮食护理等多方面因素,为患者提供全面、细致的关怀与指导,促进早日康复。
术后康复功能锻炼
1.腰托使用指导
选用腰托时,需确保其规格与自身腰部长度、周径相匹配,佩戴时上缘至肋下缘,下缘达臀裂,松紧度以舒适为宜。
佩戴时间根据病情调整,腰部症状重时需持续佩戴,轻症时则在外出、久站或固定坐姿时使用,睡眠及休息时取下。
佩戴期间,应逐渐增加腰背肌锻炼,以防肌肉萎缩。
2.下肢功能锻炼
踝泵锻炼:平躺或坐,下肢伸展,脚尖缓缓回勾至最大限度并保持3~5秒,再绷直下压至最大限度并保持3~5秒,双脚交替进行,每日3~5组,每组10~15次。
直腿抬高:膝关节伸直,缓慢抬起下肢至能承受角度,脚尖回勾,维持3~5秒后放松还原,每日3~5组,每组10~20次。
3.腰背肌功能锻炼
五点支撑:仰卧,双手叉腰,两腿半屈膝,以头后部、双肘及双脚为支撑点,呈半拱桥形,速度由慢而快,每日3~5组,每组10~20次,适应后可增加至每日10~20组,每组30~50次,以锻炼腰、背、腹部肌肉。
飞燕式:俯卧,双下肢伸直,两手贴身旁,抬头时上半身向后背伸,逐渐增加为抬头上半身后伸与双下肢直腿后伸同时进行,形似飞燕,每日5~10组,每组20次。
遵循上述指导,持之以恒进行锻炼,有助于术后康复,恢复身体机能。请注意,锻炼过程中如有不适,应及时停止并咨询医生。
总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护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科学、全面的康复护理才能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健康恢复。让我们携手努力,为每一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康复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