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高发国家。25%~30%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消化系统肿瘤等;除了引起胃肠道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多种胃肠道外疾病的发生也息息相关,如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等。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危害人类健康,加重家庭和社会的卫生保健负担。
1.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是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之一。该细菌生存能力极强,能够在强酸性环境中生存。它会引起胃黏膜轻微的慢性发炎,甚或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
根据流行病学的统计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在人群中的感染率与社会经济、家庭卫生环境、文化程度和个人卫生习惯有极大的关系。简而言之,家庭卫生情况较差、受教育程度较低、人口杂处或者个人卫生习惯较差的地区,有较高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
2.诊断检查
如何诊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呢?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检查可以是侵入性的(胃镜检查)或非侵入性的(非胃镜检查)临床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常见方法有四种:
(1)胃镜取出胃黏液标本,检验活菌体。
(2)血清学抗体检查。
(3)13C和14C尿素呼气试验,若存在幽门螺杆菌,尿素将被其特异的尿素酶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血液由肺呼出。具有检测准确性和特异性相对较高、操作方便的特点,“吹口气”就能完成检测,无痛苦,是近年来很受欢迎的一种检测方法。
(4)粪便抗原检测。
3.幽门螺杆菌的危害
幽门螺杆菌会破坏胃的正常功能结构,导致胃酸减少或缺乏,进而增加肠道感染的机会,引发急慢性胃炎,进而发展形成消化性溃疡和溃疡综合征。除了引起胃肠道疾病,也可导致多种胃肠道外疾病的发生。
幽门螺杆菌还会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幽门螺杆菌感染时间越长的患者,癌变风险越大,因此应定期进行检测,发现感染,及时就诊。
4.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传播是幽门螺杆菌传播的重要途径。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家庭状况的调查发现,当父母存在感染时,子女的感染率显著升高;配偶之间和同胞之间也存在传播现象。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包括口-口传播,如:亲吻、咀嚼食物喂食、共用餐具、水杯等。也可通过胃-口传播,幽门螺杆菌倒流之后,细菌可以寄生在牙斑当中。幽门螺杆菌还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大便中可被分离出有幽门螺杆菌,被大便污染的食物进食后也会感染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也可以通过被污染的水源进行粪口传播,因此一个卫生的环境可以降低传播的风险。
5.幽门螺杆菌的预防
就餐时采用分餐制,使用消毒处理的碗筷勺或自带餐具;聚餐使用公筷公勺。不口对口喂食,不将食物用嘴吹凉后喂食。防止病从口入,餐具定时更换消毒,定期更换筷子、勺子等餐具。不喝生水不吃生食,饭前便后洗手,不吃隔夜、没有清洗的不干净食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认真刷牙,定期更换牙刷。饭后漱口;饭前便后要洗手。定期体检,发现感染,及时就诊。
幽门螺杆菌感染受与精神心理状态也有一定的相关性,国内外多项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多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因此,应重视自身情绪的调节,保持愉悦的心情。
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被认为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联系。睡眠时长不足、睡眠质量不高、失眠的人群更容易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失眠或质量不高可增加精神心理负担,如焦虑、抑郁等,睡眠质量越差、抑郁和焦虑情绪越重,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越高。同时,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多种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这些疾病带来的身体不适、精神心理问题等困扰也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国内外研究显示,正常睡眠减少3小时以上,其机体免疫功能下降50%。除此之外,与免疫相关的各项实验室指标如免疫球蛋白等均会发生相应性失衡。因此,睡眠质量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中也应得到重视。
6.幽门螺杆菌的治疗
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应及时就医,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案包括二联疗法、四联疗法等,无论开具何种治疗方案,都必须尽一切努力最大化的提高依从性。应听取医生建议,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遵医嘱、按疗程服用药物。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结束后,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