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小艾灸 大保健

作者:王佳丽

(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发布时间:2024-08-23 14:57:416997次浏览[发表证书]

中医学是华夏文明五千年的文化积累,承载着古代人民与疾病斗争的实践真知。中医有三宝,一根针、一碗汤、一柱灸。灸法是我国古代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也是中医治病防病的主要疗法之一,应用十分广泛。自2011年开播至今火爆十余年的甄嬛传,至今大家常会嘴边调侃:评估自己在甄嬛传中能活几集?其中安陵容是个家世清贫的女子,太医为其熏艾草保胎。大长今为晕厥的大叔艾灸。丑娘为受凉腹痛的干儿子艾灸。还有芈月传等其他影视剧都有艾灸治病救命的片段,大家可能会觉得艺术高源于生活,真能有这么神奇吗?

我们再看看现实中,不管是十四五大的国家规划在提倡推广适宜技术,提高中医素养。还是我们在武汉对弈新冠肺炎之时,以及后疫情时代的居家防疫,到如今盛行的冬病夏治,艾灸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医讲:“阴平阳秘,精神乃至;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阳平衡人就不会生病,失去平衡则易生病。而艾灸具有补阴和阳,补虚泄实的功效。

灸法是指用某些燃烧材料熏灼或温熨体表一定部位,借灸火的热力和药物作用,通过刺激经络腧穴达到温经通络、活血行气、散寒祛湿、消肿散结、回阳救逆及预防保健作用的一种中医护理技术。有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之说,很多针药无愈的病症,艾灸能够治愈,具有其独特的作用和疗效。

灸法又称焫,与火关系密切。灸本是一个形声兼会意字。从火,本意为烧灼。人类与火共存,故“灸”字从火从久。那灸离不开火,火的特性呢,火温热、炎上、性属阳。而人身的阳气,如象天上的太阳一样重要,万物生长离不开阳气,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都依赖阳气的温煦推动,阳强则体壮,阳衰则体弱。

万物有其源,阳煫见日则燃而为火,灸火呢是用来驱鬼的巫术。石器时代,原始人在以火取暖、烧烤食物时,受到火的烘烤而感到舒适,特别是因寒冷而致的疾病也得到缓解。不断积累了经验,萌生了灸法。春秋战国时期是灸法的发展期,已广泛应用。到了晋唐时期,灸法最为盛行,唐代以有专职的“灸师”,韩愈的“灸师施艾炷,酷若烈火围”是对当时灸法操作的文字写实,已经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原始人用火炙烤治疗疾病,而后春秋开始用艾灸。为什么用艾做灸呢?艾火热而非燥,无伤津液之弊。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故而古代把太阳称为天之阳,艾称为地之阳,阳气是生命的根本。明代医家李言闻,(医圣李时珍的父亲),著有蕲艾转,一生研究两种草,人参和艾草。称赞艾草“产于山阳,采于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艾有参之功,参无艾之朴实之德。

1.艾灸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艾灸温和热力具有温通经络、驱散寒邪的功效,适用于寒性病症。临床常用于寒凝血滞、经络痹阻引起的寒湿痹痛、痛经、经闭、胃脘痛、泄泻、痢疾等疾病。

讲个故事名医李杲的关门弟子罗谦甫被称为乱世名家,因为他是在元代乱世弃儒学医的,当时有一名的征南老元帅,突然患病卧床,腹痛便稀,足胫冷若冰霜,然后罗谦甫为其艾灸气海、足三里穴,配合中药方剂,几日便好转,艾灸一段时间后老元帅就又驰骋沙场了。艾灸起了什么治疗作用呢?首先老元帅年高气弱,多年疆场征战,朝暮行寒,饮食不节。所以运用艾灸的以温促通,驱散寒邪,急退寒湿。

艾叶性纯阳,火也本属阳,艾灸之火于阳气下陷或欲脱之危证,可扶助阳气,举陷固脱。临床上常用于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引起的遗尿、脱肛,崩漏等。

朱丹溪为虚脱的患者灸气海穴,一顿饭不到的工夫患者便手动、嘴角动。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所以朱丹溪用的是灸气海扶正固本的作用。

我们古代灸法治病第一人:葛洪祖师之妻鲍仙姑,善用艾灸治疗赘瘤与赘疣,有鲍仙姑施灸治病还美颜之称。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得温则行,气行亦血行。灸能使气机通畅,营卫调和,瘀结自散。临床常用于治疗气血凝滞之疾,如乳痈、瘰疬等。

最后一个故事呢,就是我们的药王喜灸足三里年过百岁。古代医学:未病先防。现代科学:艾灸能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免疫效应,增强抗病能力,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可以治未病,防病于未然。《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也”。

以上是艾灸的作用,接下来我们来看下它的分类。首先灸法分为艾条法和非艾灸法两大类。文献记载呢,古人非常推崇使用直接灸中的。

化脓灸。经过人们长期的实践和研究,为了灸法的长期发展,并且减轻患者接受灸疗的痛苦,多用无化脓灸法,并衍化出多种灸法。

可能通常大家想到艾灸更多认为是补阳气的,实则我们临床会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

补法:无须以口吹艾火,让其自然缓缓燃尽为止,灸毕用手按施灸穴位,使真气聚而不散,以补其虚。

泻法:应当用口速吹旺其火,使其快燃,快燃快灭,使艾火的热力迅速透达穴位深层,灸毕不按其穴,即开其穴以散邪气。

2.艾灸操作要遵循什么顺序呢?

《备急千金要方·针灸上》记载:“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那临床呢一般要遵循先阳后阴,背为阳腹为阴,先上后下,肚脐以上为阳,肚脐以下为阴。壮数先少后多,艾柱先小后大。

因为我们身体中的阴阳之气运行是有规律的,一般会从阳气较充足的部位流向阳气较弱的部位,可以达到阴升阳降,水生火下,水火即济。像脱肛等特殊情况酌情处理,不用拘泥。

艾灸的主要作用可以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淤散结,防病保健。通过学习和了解它,小艾灸、大保健,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作为居家健康保健之法。

栏目导航

四川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