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新生儿追视的家庭训练方法

作者: 罗明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发布时间:2024-06-14 17:34:595641次浏览[发表证书]

当宝宝刚出生时,他心灵的“窗口”就敞开着,随时准备捕捉来自周围环境的良好信息。这些“窗口”是眼、耳、口、鼻和皮肤等感觉器官,随时接收和处理这些接收到的信息,然而这些信息是宝宝学习的开始,如同阳光和雨露促使小树成长一样,可以促使宝宝神经细胞的茁壮成长。

1.新生儿喜欢看什么?

有研究表明,新生儿喜欢看轮廓鲜明和深浅颜色对比强烈的图形,这种图形对视网膜刺激更大,如黑白相间的棋盘比一块单纯白布更能吸引新生儿的注意力。此外,新生儿还喜欢看人脸,有科学家用两张脸谱对新生儿进行试验:一张是规则的脸谱,另一张是脸部结构发生了偏移、歪曲、混乱的脸谱,结果表明新生儿喜欢看规则的脸谱。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爸爸妈妈发现,在宝宝安静觉醒时,当他注视你的脸时,眼睛会睁得很大,眼光变得明亮起来。在短时间内全神贯注凝视你,这种眼对眼的注视是一种传神、充满感情的交流。父母与孩子在这种相互的注视中增进了亲子交流。

2.新生儿看的最佳距离?

由于新生儿调节视焦距能力差,物体距离他们太远或太近,均不能看清楚,新生儿能看到距离约20厘米的物体。因此,要引出新生儿看东西的能力必须将物体放在距离眼约20厘米左右的距离,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出生3~4个月新生儿才有调节视焦距的能力。

3.追视能力对婴幼儿视觉发育的重要性

新生儿通过视、听、触、味、嗅的感受器官,接收从外界各种的刺激感知,这对于大脑的发育来说,外界刺激的传入是大脑发育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追视是指宝宝能够注视并跟随移动的物体或人的能力。新生儿的追视能力对其发展至关重要这对于他们的视觉、认知和社交发展都至关重要。通过追视,婴儿可以锻炼眼部肌肉,促进眼球运动的协调性,有助于他们发展出更清晰的视觉能力。此外,追视也是宝宝开始与周围环境互动的一种方式,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对外界的兴趣和探索欲望。通过视觉以及视听结合的训练反复增强宝宝的感官刺激,从而建立其各种良性反射,正确的追视训练能增加宝宝对外界事物刺激的反应性因此,家长和照护者应该鼓励和促进新生儿的追视能力,为他们的健康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需要关注的追视问题有哪些?

1)不对视,不跟家长对视,躲避家长的目光。

2)不追视,虽然宝宝可以看到家长,但是眼神不能随着家长的移动而移动,有的只是眼球动而头不动。

3)注视时间短,不管是对人、对物(比如卡片)注视时间比较短。

4)只对特定的人或物感兴趣,比如只对妈妈或者爸爸追视,对其他物品不感兴趣。

5)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眼神空洞。

5.如何为新生儿进行追视训练

新生儿追视训练的距离20cm左右为适宜,选择黑白卡片、红球、人脸都是不错的追视训练内容进行追视训练的房间光线充足,环境要尽量单一,比如当妈妈和宝宝互动时,其他家庭成员尽量少参与进来。

1)黑白卡训练:宝宝出生2周左右就可以开始进行黑白卡训练。房间的光线必须充足。手持黑白卡从宝宝左侧到右侧或从上方到下方缓慢移动,如果宝宝追视不错,还可以在视线范围内画圈练习。宝宝第一次观看卡片的时间大概在8~10秒,当宝宝注视卡片时间减少到3~4秒时,说明他已经熟悉这张图片了,这时候就可以换另一张新图看。每天可训练5~10次,每次不要超过30秒。

2)人脸注视练习:宝宝仰卧位,头部处于中线位置,妈妈在与宝宝平视15—20cm的距离发出声音,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让其看到后轻轻移动人脸(左右水平方向180度移动)。和宝宝进行人脸互动时,要用柔和、欢快的语调和夸张的面部表情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3)红色视觉刺激:宝宝仰卧位,用红色小球在距离宝宝眼睛20cm左右,在左右水平方向移动180度。与宝宝互动的时候,移动红球不要太快,应让宝宝先关注到物体再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