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精神类疾病,有研究显示,我国精神分裂症的终生患病率为6.55%,约一半的患者最终结局为出现精神残疾,仅有约10%-20%的患者不会复发。患上精神分裂症不但会对患者自身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同时还会给身边人带来极大的伤害,所以居家护理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居家护理重点展开讨论,具体如下:
1.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定义为一种慢性的精神障碍,是一种持续、通常慢性的重大精神疾病。主要是个人的意志或者是情绪方面出现了扭曲,这种疾病主要好发于青年或者是壮年时期,一般是遗传因素所引起的,另外一个精神压力过大,或者是受到严重的打击也是有关系的,都有可能会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发生。
2.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不同的患者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如:1.幻觉:患者可能会出现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各种幻觉,如听到声音、看到影像等。2.妄想: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妄想,如被迫害、被控制、被监视等。3.思维紊乱:患者的思维可能会变得混乱、杂乱无章,难以理清思路。4.情感淡漠:患者可能会出现情感淡漠、冷漠等问题,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缺乏兴趣和情感反应。5.行为异常: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行为异常,如自伤、自杀、攻击他人等。
3.精神分裂症的护理
心理方面,对于精神分裂症而言,心理护理是很重要的,得了精神分裂症,人通常会变得非常自卑,也会有病耻感,因为其不能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尤其是一次次的疾病复发都会让患者的自信心和勇气不停被摧毁。而作为家属首先一定要以平等心态尊重并爱护患者,提高患者的自信心,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对待患者的行为要保持冷静与耐心,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要引导患者正确看待疾病,正确认识这种疾病,帮助其消除对疾病的负担顾虑,让其能够逐渐的接纳疾病,并且积极配合治疗。也要让周围的人对这种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一定要消除社会偏见,为患者朋友的康复创造一个比较好的环境。同时给予患者足够的理解、关心、支持,不要让患者有过多的心理负担,鼓励患者多参与社交活动,精神分裂症患者越是不接触社会,其社会功能就越容易退化,就有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因此想要激起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快乐就需多鼓励患者融入社会,应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交活动,让患者走出家门,上街购物,与别人谈心等,必要时还应该陪同患者一同去做,坚定其回归社会的信念。总之,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方面要尊重、理解、保持平等心关心患者,引导其正确认识疾病,支持患者积极的治疗,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会性活动,让患者能早起回归正常生活。
生活方面,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要多参加生活技能的训练,帮助患者制定作息时间表开始有规律的生活,因为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都存在睡眠障碍,会出现失眠或者晚上睡眠容易醒、多梦的症状。所以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非常重要,在患者睡觉之前避免和患者谈话,同时也应减少四周的环境刺激,尽可能的确保患者能够处在安静的环境下休息,在必要的情况下给予患者镇静药物,确保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稳定病人的情绪,有利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另外日常鼓励患者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切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可以给患者安排一些扫地、洗菜等家务活,适当的劳动不仅可以促进患者熟练掌握一些家务劳动的技能,还可以增强病人的体质,同时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社会功能恢复。在休息的时候,可以和患者一起看看电视或者是听音乐,充实生活,多和患者交流一些生活中趣事,提升患者对生活的兴趣,这对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期和康复期间,家庭护理很重要,作为家属我们需引导患者正确的认识自我,改善他们的情绪和感受,让他们逐步找回自信,缓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培养他们养成好的生活习性,能够重新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