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4月27日 星期日
关于“大排畸”的那些事儿

作者: 李燕连

柳州市潭中人民医院发布时间:2024-04-26 15:23:065058次浏览[发表证书]

1.“大排畸”是什么?

“大排畸”通常在妊娠第20-24周之间进行,属于孕期检查中的一个重要项目,主要目的是评估胎儿健康状况,并检测是否存在任何发育异常或畸形。通过“大排畸”检查,可以让医生全面了解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包括脑部、胸部、腹部、四肢以及胎盘和脐带等附属物,对于及时发现和处理胎儿发育异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帮助医生及孕妇及时采取必要措施,保障母婴健康和安全。如果“大排畸”检查发现胎儿存在严重的异常发育或畸形,医生会根据情况建议引产或治疗;如果为轻微发育异常或畸形,医生可能建议接受进一步检查或治疗。

2.“大排畸”检查筛查的疾病有哪些?

“大排畸”检查可筛查胎儿是否存在无脑畸形、无叶全前脑、严重脑膜脑膨出、严重开放性脊柱裂伴脊髓脊膜膨出、单心室、单一大动脉、双肾缺如、严重腹壁缺损并内脏外翻、四肢严重短小的致死性骨发育不良等多种疾病。

3.“大排畸”检查时间?

“大排畸”检查时间并没有特殊规定,具体时间因人而异,一般情况下妊娠2024周属于“大排畸”检查时间,此阶段胎儿发育的成熟度较高,且羊水量较多,胎儿在宫内活动空间较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检测误差。如果过早进行检查,胎儿未发育完善,很难判断胎儿是否存在畸形问题。

4.影响“大排畸”检查准确率的因素有哪些?

“大排畸”检查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在检查时需综合考虑,以规避影响因素,提升检查准确率,具体影响因素如下:

1)胎位不良:胎位不正常可能导致器官结构部分或完全被遮挡,因此会影响“大排畸”检查的准确性。

2)孕妇体形:孕妇体形的不同,如肥胖、腹部脂肪厚度等,可能会妨碍超声波的传导和图像的清晰度,从而影响检查的准确性。

3)检查设备和技术:检查设备的质量和性能,以及医生的技术水平和经验,也会对“大排畸”检查的准确率产生影响。高质量的设备和熟练的医生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图像,并准确地识别和评估胎儿的器官结构。

5.“大排畸”检查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开始“大排畸”检查前,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做特别的准备,但需要注意一些注意事项,可能有助于促进检查的顺利开展,具体如下:

1)预约:为了保证能够及时进行检查,建议提前预约医院。

2)穿着舒适:检查时需要露出腹部,因此建议穿宽松、易穿脱的衣服,最好是上下衣分开的款式,这样可以方便检查。

3)放松心情:紧张和焦虑可能会影响胎儿的正常活动,干扰正常的检测结果。因此,建议在检查前尽量放松,可以听些舒缓的音乐或进行深呼吸练习。

4)排空膀胱:在做“大排畸”检查时,不需要空腹或憋尿,相反,检查之前最好排空膀胱,这样更有利于观察胎儿的情况。

5)检查时间:通常“大排畸”检查建议在怀孕20-24周左右进行,这个时间段能够清晰地观察到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也能更好地发现一些先天畸形等异常表现。

6)增加胎动:在检查前半小时,可以吃点东西、喝点水,这样可以增加胎动,更有利于医生的检查。

6.“大排畸”检查存在哪些局限性?

1)假阴性结果:大排畸检查并不能100%准确地检测出所有的胎儿异常,部分特殊情况下可能存在未被检测到的情况,因此,如果对检查结果存在疑虑,可以将大排畸检查结果作为初步筛查,然后综合其他检查方式和诊断方法来确认胎儿健康状态。

2)假阳性结果:大排畸检查有时也会出现假阳性结果,即检查结果显示存在异常,但实际上并不存在异常,这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焦虑和进一步的检查或治疗。

3)时间窗口有限:大排畸检查通常在怀孕20-24周左右进行,如果错过这个时机,就很难再进行该项检查,此时就需要选择其他检查方式。

“大排畸”不是万能的,但仍然是非常有价值的一项筛查方式,可以在早期发现胎儿异常,提供决策和干预的基础,因此,抱有侥幸心理不做“大排畸”是万万不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