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7月18日 星期五
带你认识中药丸剂和中药汤剂

作者:张莎陵

蒲江县中医医院发布时间:2024-04-12 16:10:155569次浏览[发表证书]

很多人在提到中药时都会想到难喝的汤药,但其实中药有多种不同的制剂类型,每种中药制剂的制作方式不同,优缺点也各不相同。中药丸剂和中药汤剂是常见的两种剂型,患者在购买中药时通常会有疑惑,相同的药物处方、不同的吃法会不会影响药物疗效,到底哪一种剂型的药物治疗效果最好。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有关于中药丸剂和中药汤剂的科普小知识。

1.中药丸剂和中药汤剂是如何制作的呢?

中药汤剂是最常见的剂型,是通过将药材放入水中熬制而得,一般情况下需要先将药材用冷水浸泡30-60分钟,一般根据药物性质来判断浸泡时间的长短:花、茎、叶、全草类药材可浸泡20-30分钟;根、根茎、果实、种子类药材可浸泡60分钟,“多浸少煎”可使药物有效成分充分煎出。浸泡后煎煮药材,一般药物煮沸后再煎煮20分钟左右为宜,但一些发散解表药物,凡气味芳香的花叶类煮沸后,煎10-15分钟即可;凡滋补类药,滋腻厚重、不易出汁的药等沸后煎煮40-60分钟为宜。

中药丸剂是根据中药配方,通过制丸块→制丸条→分粒→搓圆→干燥→整丸所制作而成的。

2.中药丸剂和中药汤剂的区别

中药汤剂相对于中药丸剂而言服用后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效率较高,可以将治疗效果发挥到最大,药物起效速度较快,在用药后患者的血氧浓度水平可以快速上升,因此实证、急证服用汤剂可以有效缓解疾病症状。例如,外感患者服用3剂到5剂即可,部分患者可能2剂便已恢复。而中药丸剂在服用之后分解速度以及有效成分的释放速度慢,患者药物吸收时间有所延长,因此比较适合一些虚证、缓证。

对于相同处方的中药来说,中药丸剂的治疗效果要低于中药汤剂,其原因在于汤剂制作过程中,不同的中药材在水与火的作用下会发生相应化学反应,更能激活中药材的有效成分,从而提高治疗效果。而丸剂在制作工程中少了一些化学反应,可能无法充分激活药物有效成分,从而使疗效减弱。

虽然丸剂疗效稍低,但其携带方便,且携药量高于汤剂,原因在于煎煮时中药材析出度较低,若是将药材制作成为药丸能够有效保留原有的药物成分。但是不同丸剂类型其携药量存在一定差异,浓缩丸是药量最大,其次是水丸、水蜜丸,最后是大蜜丸。

3.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中药丸剂或中药汤剂

1)根据治疗需求选择。如果患者发病较急,要尽快治疗可以选择中药汤剂。如果患者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对身体进行调理,可以先服用汤剂对个人体质进行调整,随后利用丸剂进行长期治疗。但部分丸剂也具有救急的作用,如速效救心丸便是常见的救急药品,如果患者心绞痛急性发作可以舌下含服药物,在短时间内便可缓解疼痛。

2)根据经济能力选择。如果是中药材等量的状态下,患者需要服用7天药物,中药汤剂服用量固定,早晚均需要服用一袋。但是如果将这些药材制作成为丸剂患者可以服用的时间在21天到30天之间。对于慢性疾病患者而言服用丸剂性价比较高,能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3)根据疾病特点选择。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在选择中药剂型时也需要针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分析,丸剂更适用于脾胃虚、肾虚、气虚者。若是年轻人想要调理身体,改善失眠可以长期服用丸剂。

4)根据服用场景选择。当前很多年轻人也开始通过中药进行身体调理,然而上班族普遍存在忙碌、出差的问题,此时可以每天携带丸剂服用,无需对中药进行加热。

5)根据接受能力选择。很多人不愿意喝汤药的原因在于汤剂过苦,患者可以接受汤药的口感便优先选择汤剂,若无法接受可以服用丸剂,能够改善药物的特殊气味。

中医体现了辨证施治的理念,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症状对症下药,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可补益身体、调理脏器,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越发广泛,患者对中药的接受度也持续提高。中药的不同剂型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缺点,每一种剂型的存在都有合理性,大家在选择中药丸剂或中药汤时应当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挑选,规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