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肝脏不仅承担着合成白蛋白、凝血因子、分泌胆汁等多种生理功能,还参与了人体内的多种代谢过程。然而当肝脏面临各种内外因素的损害后,其病变也是多种多样的。为了维护肝脏的正常功能,清除病变部位,保证患者恢复健康,有时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本次科普将介绍哪些疾病需要进行肝脏手术,以及常见的手术类型,帮助大家更加了解肝脏的手术治疗。
1.需要进行肝脏手术的疾病
(1)终末期肝病。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硬化,以及酒精性肝病等长期发展会导致肝脏功能严重受损,出现肝功能衰竭的症状,如黄疸、腹水、肝性脑病等。针对此类疾病若内科治疗无效时,肝移植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2)肝脏恶性肿瘤。肝脏恶性肿瘤主要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原发性肝癌主要发生在肝实质细胞内,通常称为肝细胞癌。转移性肝癌则是由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到肝脏引起的。对于早期的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病灶是提高生存率的有效方法。对于某些转移性肝癌,如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也是延长生存期的重要手段。
(3)先天性代谢疾病。部分不常见的遗传性代谢疾病可能需要肝脏移植手术。例如,威尔逊病(Wilson's disease)是一种由铜代谢障碍引起的遗传性疾病,长期铜沉积在肝脏、大脑和其他器官,导致严重的肝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肝移植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4)急性肝功能衰竭。急性肝功能衰竭多由药物中毒、急性肝炎等多种原因引起;患者肝脏的功能迅速恶化,导致其出现黄疸、腹水、肝性脑病等严重症状;紧急手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
(5)肝脏良性病变。肝血管瘤、肝腺瘤、肝囊肿等肝脏良性病变在多数情况下不会引起明显症状,只需要定期观察即可。但若是病变增大到一定程度,可能引起腹部不适、腹痛、黄疸等症状,或存在破裂、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时,此时就需要进行局部切除、肝段切除或肝叶切除等手术治疗。
2.肝脏手术常见类型
肝脏手术根据其具体方式和治疗目标,基本可以分为三组:
(1)肝切除术。肝切除术是将肝脏的局部性病变,包括肝肿瘤、肝外伤、肝脓肿、肝内胆管结石、肝囊肿等,通过外科技术施行肝段、肝叶及半肝切除,而保留足以维持功能的正常肝组织。根据病变的大小和位置,肝切除术可以细分为肝楔形切除术、肝部分切除术、肝叶切除术、半肝切除术、中肝叶切除术和肝二叶切除术等。
(2)肝移植术。肝移植术是将病变的肝脏完全切除后再用健康的肝脏进行替代的一种手术。肝移植术适用于终末期肝病、某些肝脏恶性疾病、先天性代谢疾病和急性或亚急性肝功能衰竭等。肝移植术的技术复杂,不仅需要在多学科团队的配合下进行,患者在术后还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来预防排斥反应。
(3)微创手术。微创手术主要包括腹腔镜肝切除术、机器人辅助肝切除术等。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适用于体能素质较差的患者,可以提高其预后恢复水平。
3.肝脏手术的围术期管理
肝脏手术是一种复杂的手术,需要患者和医疗团队共同做好充分的准备,常见的围术期要点有:
(1)术前评估:首先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评估,包括肝功能检测、影像学检查(如CT、MRI或PET-CT)、心脏和肺功能检查,以及血液学检查等,帮助判断整体手术的耐受性和风险。
(2)术前准备:术前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停用某些药物、调整饮食、进行术前肠道准备等;存在严重营养不良或贫血的患者还需要进行营养支持和输血治疗。
(3)术后护理:护理也是保障肝脏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患者需要在重症监护室接受密切监测,包括生命体征、肝功能、电解质等;积极防治可能出现的出血、肝功能衰竭、胆汁瘘、感染等并发症。
(4)定期复查:注意肝脏手术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肝功能、影像学等方面的检查;帮助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评估肝脏功能的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