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在胆囊或者胆管中形成结石。胆结石对人体的危害比较大,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还可能会引发各种并发症。所以,若患上胆结石,一定要知晓如何进行照顾和有效护理。
1.什么是胆结石?
胆结石是在胆道系统中形成的结石,也叫做胆石症,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在成年群体中,该病的发病率一般在10%~15%之间,且女性群体的发病率通常会高于男性。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再加上饮食习惯也有所变化,胆结石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
2.胆结石是怎样形成的?
(1)胆汁组成不正常。肝脏产生的胆汁是在胆囊中储存,这里面含有多种物质,如胆色素、胆固醇等,一旦其中的一些成分超出可溶度,就会慢慢沉淀,最终发生晶体化。
(2)背压与滞留。如果一些条件使得血液流通受到阻碍或减缓,比如肌肉收缩不良、导管阻塞等,就会使更多的晶体及微粒聚集在该部位。
(3)胰腺和肠道功能紊乱。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消化系统当中的神经信号、激素可以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使人体正常排空,这样可以防止结石的形成。不过,一旦消化系统出现问题,如出现急性或慢性胰腺炎等,则会对机体这一调节机制产生影响。
(4)继发性传染。继发感染也可能会促使结石的形成,继发感染容易使机体胆汁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从而加快结石的形成。
3.胆结石有什么危害?
(1)胆绞痛。胆结石比较常见的一种表现就是胆绞痛,当结石在胆囊内移动时,就会对胆囊壁造成刺激,使得胆囊出现强烈的收缩。这种疼痛感一般在右腹部上侧,也可能会放射到背部、右侧肩部。胆绞痛的发生通常比较急,疼痛感十分强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2)消化不良。胆结石会使得肠道内的胆汁排泄受阻,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在脂肪的分解上,胆汁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果胆结石阻塞胆汁的流通,胃肠的消化能力就会下降。患者吃完饭后容易感觉饱胀、消化不良,而长时间的消化不良还会引起营养不足,导致体重下降。
(3)胆道梗阻。当胆石堵塞胆道,使得胆汁无法正常排泄时,就会导致胆汁淤积,这不仅会降低肝脏的功能,还会引起胆红素的代谢紊乱,进而出现黄疸,皮肤及巩膜黄染,患者还可能会伴有皮肤瘙痒及陶土样大便等症状。此外,胆道阻塞也会引起细菌感染,从而引起严重的胆管炎症,严重者会出现休克。
(4)胆囊穿孔。当胆囊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出现炎性反应,使胆囊壁组织坏死、变薄,最后形成穿孔。穿孔后会有大量的胆汁就会进入腹腔内,从而引起急性的腹膜炎症,患者会出现腹痛、腹肌紧张等症状,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有致命的危险。
4.如何照顾和护理?
(1)注意卧床休息。当患者身体有明显的胆绞痛症状时,就需要在家属的帮助下,立即卧床休息,同时口服止痛药,在此期间,不要进食,可以喝少量的水。在胆结石的急性发作期间,患者要根据自身的状况,及时服用消炎利胆片等药物。只有保证充足的休息,注意身体保养,才能够尽快恢复。
(2)合理饮食。胆结石患者一定要注意饮食调整,不要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高脂肪的食物,以免引起胆囊的收缩和腹部疼痛;不要过量进食,吃太多容易造成胰管压力增加,从而引起消化不良及肠胃问题。患者可以选择水果、蔬菜、谷类、瘦肉、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纤维的食物,并少食多餐,减轻身体的不适感;多喝水,足量的水分可以稀释胆汁,使形成结石的物质溶解,并促进排泄。
(3)适当运动。运动的好处非常多,不仅可以增强机体的代谢,还可以激活人体细胞。对于胆结石患者来说,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运动,以增强自身体质。
(4)定期复查。若患者的病情比较稳定,可以居家调养,在此期间应严格遵医嘱,并定期到医院复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调理。
胆结石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性,若不及时就医,就会影响正常生活与工作。所以,一旦发现患有胆结石,应提高重视,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护理。若身边有家人患上胆结石,也要了解一下相关的护理措施,方便进行照顾。除了要卧床休息,合理饮食之外,还应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运动,并定期复查,从而加快身体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