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1月13日 星期一
神经内科科普:失眠这件事,你真的了解吗?

作者:甘杰才

(宁明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4-09-06 10:51:127066次浏览[发表证书]

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失眠仿佛成为隐形的流行病,悄无声息地侵扰着无数人的夜晚。它不仅会剥夺宝贵的休息时间,还会悄悄地在白天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状态。然而对于失眠,很多人只是简单地将其归咎于“压力大”或“想太多”,对于失眠的深层原因以及科学的应对方法却知之甚少。

1.失眠的定义与分类

失眠医学上被定义为一种以难以入睡、睡眠维持困难为主要表现的睡眠障碍。其会导致患者日间功能受损。失眠根据持续时间和症状表现可分为急性失眠和慢性失眠。急性失眠通常与突发事件(如工作压力、家庭变故等)相关,持续时间较短;而慢性失眠则可能由多种因素长期作用导致,持续时间长,对个人的影响更为深远。

2.失眠的成因

心理因素是失眠的常见原因。焦虑、抑郁、压力过大等情绪状态会干扰大脑的正常睡眠机制,使人难以入睡或保持深度睡眠。而年龄、遗传因素、某些疾病(如甲状腺疾病、帕金森病等)和药物副作用都可能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导致失眠。除了这些,噪音、光线和温度等环境因素也会对睡眠产生显著影响。不舒适的睡眠环境或作息不规律都可能成为失眠的诱因。

3.失眠的危害

短期内,失眠导致患者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不稳定等情况,影响生活质量。长期失眠则引发免疫力下降、心血管疾病风险、糖尿病、肥胖等更严重的健康问题。除此之外,失眠还加剧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4.科学的应对方法

1)调整生活习惯

要科学应对失眠,患者需要调整生活习惯,尽量在每天相同的时间上床和起床,这有助于稳定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同时,避免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或参与刺激性的活动,例如观看紧张的电影或玩电子游戏,以免影响身体的放松。还应当注意饮食,在睡前避免摄入咖啡因、尼古丁等兴奋剂,并且避免饮酒,这些都会干扰正常的睡眠周期。患者要创造有利于睡眠的环境,保持卧室的温度适宜,通常建议在18到22摄氏度之间,避免光线过强,并使用舒适的床上用品来提升睡眠体验。

2)心理调适

心理调适是应对失眠的重要环节,患者要先学会放松身心,利用冥想、深呼吸等放松技术可以有效缓解压力,促进神经系统的平衡,帮助入睡。放松训练有助于降低交感神经活动,从而减少焦虑感,并促进平稳地过渡到睡眠状态。对于一些因长期心理压力导致失眠的人群,这类患者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采用认知行为疗法(CBT)等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可以帮助患者重新调整与睡眠相关的负面思维,改善心理状态,从根本上减轻失眠症状。除此之外,适当的心理调适还能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让患者在面对生活中的压力源时,能够更加从容,进而减少失眠的发生。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在失眠的管理中具有一定作用,但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安眠药和其他改善睡眠的药物,如苯二氮卓类药物或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可以在短期内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然而,需要明确的是,这类药物通常只适用于短期使用,因为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耐药性,甚至引发戒断反应。因此,药物治疗应作为辅助手段,与生活方式调整和心理调适相结合。患者在服用药物期间,应定期复诊,让医生评估治疗效果,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用药方案,避免长期依赖,确保安全有效地治疗。

4)物理治疗与中医治疗

物理治疗与中医治疗在失眠的管理中也有其独特的作用。针灸和推拿作为中医理疗方法,以刺激特定穴位的方式调节人体的经络气血,促进全身放松,有助于缓解失眠症状。同时,光照疗法是一种常用于治疗季节性情感障碍及相关失眠的物理治疗手段,借助调节生物钟来改善睡眠质量。这些方法的具体效果因个体差异而异,因此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其疗效。患者在接受物理或中医治疗时,最好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式,从而达到更好的睡眠改善效果。

 

栏目导航

四川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