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你知道吗?儿童腹痛需警惕——肠套叠

作者: 冀少华

(山西省儿童医院 放射科)发布时间:2024-09-06 09:53:496817次浏览[发表证书]

儿童腹痛病因之一——肠套叠,你真的了解吗?随着科普知识的广泛传播及群众健康意识的提高,肠套叠已逐步进入群众的视线。那么什么是肠套叠呢?该如何诊断肠套叠呢?如果真的是,又该怎么治疗呢?请看下面分解。

肠套叠是儿童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指部分肠管及相应肠系膜套入邻近的肠腔内导致儿童腹痛诱因之一,好发于 3 个月至 6 岁之间的婴幼儿。了解儿童肠套叠的相关知识,对于及时识别症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1.发生原因

饮食和肠道功能变化:如添加辅食、饮食结构习惯的改变。

病毒感染:如肠道病毒感染。

肠道炎症:如肠胃炎,肠道痉挛,肠蠕动功能紊乱等。

肠道畸形:如肠息肉、肠道肿瘤、美克尔憩室等。

2.症状识别

1)阵发性腹痛:突发性阵发性哭闹,随着时间推移,哭闹可能会越来越频繁。腹痛持续一段时间,间歇10-20min后伴随蠕动出现又反复发作。当出现面色苍白,缩腹屈膝等哭闹症状,表明患儿出现明显的腹痛。

2)呕吐:早期多数合并呕吐症状,初为实物残渣,可含胆汁,随后转为带臭味的肠内容物,提示病情已发展到肠梗阻。

3)血便:在发病后6~12小时,孩子可能排出暗红色果酱样黏液血便,可能混有血液和黏液,有时为深红色血水便。

4)腹部包块:腹部可触及腊肠样、稍活动、具有压痛的硬块,常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

注意:有时候患儿症状可不典型,也可以多个症状同时出现,这是应尽早就医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3.诊断方法

1)腹部平片:阶梯样液平,小肠梗阻表现。

2)超声:典型影像学表现为“套筒征”或“同心圆征”。

3)空气灌肠:在透视下,经肛门插管注入气体,气体前端突然停止,可见肠管内软组织密度充盈缺损,呈杯口状改变,随着肠腔内气体压力的增加,气体继续前进,肿块阴影向后退缩,随后变小消失。大量气体进入小肠内呈沸腾状或礼花状表现,说明肠套叠已复位。

4.治疗措施

尽早发现,及时就医。对于早期发现,病情不严重者,可能会采取空气灌肠或生理盐水灌肠等非手术方法进行复位。如果非手术方法失败或病情较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复位。手术复位后,还需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和休息,以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

5.预防和日常护理

合理喂养:注意饮食卫生,均衡饮食,避免过度喂养和食物过敏,避免病毒感染及饮食结构的转变。

增强体质: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避免剧烈运动,提高免疫力。

及时就医:发现疑似症状,及时就诊。

总之,了解疾病病因及就诊症状,尽早就医,及时准确的评估病情变化,采取积极有效治疗措施对本病的预后具有积极重要作用。预防疾病,健康生活,科普先行。

栏目导航

四川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