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亲戚,一位善良勤劳的母亲,52岁,近几年来频繁奔波往返医院都是为了她体弱多病的丈夫,把她丈夫、小孩照顾得妥妥帖帖,忙忙碌碌而她从来没诉说过哪里不舒服,看起来非常健康的样子,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天夜晚突然胸痛难忍、大汗淋漓紧急到医院检查,诊断为主动脉夹层(Debekey 分型为I型),破口位于升主动脉根部,累及右冠状动脉开口变窄,真假腔沿大血管走行累及至双髂总动脉,腹腔干及左肾动脉开口于假腔致相应脏器缺血,还没来得及治疗抢救就一命呜呼了,留下可怜的家人悲痛欲绝,很悲惨。主动脉夹层,也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极其凶险的心血管急症,为何主动脉夹层会呈现如此高的致死性?本文将从发病原因、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以及治疗难点等方面,详细探讨主动脉夹层高致死性的原因。
1.发病原因
主动脉夹层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主动脉中膜结构异常:主动脉中膜的结构异常是主动脉夹层发生的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主动脉血管壁的顺应性下降,即血管弹性变差,搏动减弱,使得血管壁更容易受到损伤。血流动力学异常: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约50.1%至75.9%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有高血压病史。高血压使得血管内血流对血管壁的压力增大,升主动脉长期高压下管腔容易扩张,血流冲击进一步损伤血管壁,形成破口。其他危险因素:包括主动脉穿透性溃疡即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由于在主动脉内膜产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同时动脉血管内膜发生退行性病变,当硬化的粥样斑块发生破溃、脱落,可致动脉血管内膜形成深浅不一的溃疡,从而形成主动脉壁血肿(即特殊类型夹层),遗传性血管病变(如马方综合征、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医源性损伤、外伤以及妊娠等,都可能增加主动脉夹层的发病风险。
2.病理变化
主动脉夹层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动脉壁内膜出现破口,血液通过破口进入动脉壁中层,形成血肿,随着血肿量增多压力更大,将内膜和中膜进一步长距离的剥离。这种剥离会导致血管壁分层,形成真假腔,假腔内充满血液,使得血管壁变得脆弱,极易破裂。
3.临床表现
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且严重,主要包括:突发剧烈胸痛、可放射至后背或腹痛:大多数患者以突发剧烈胸痛起病,疼痛性质多为刀割样、针刺样或撕裂样,难以忍受。休克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出汗、四肢皮肤湿冷灌注不良等类似休克的症状。 其他症状:如晕厥、意识障碍、低血压、胸闷、呼吸困难、腹痛、下肢疼痛等,也可能伴随发生。
4.治疗难点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难度极大,主要原因有:病情进展迅速:主动脉夹层病情进展非常迅速,早期死亡率极高。一旦血管内膜破裂,大量血液进入血管内膜与中膜之间的假腔,假腔大、真腔小,假腔的血液流动缓慢或不流动形成血肿,开口于假腔的主动脉分支相应脏器急促缺血遭到损坏,假腔压力过大可造成血管浆膜层破裂致大量血液涌入胸腔、腹腔或心包腔,将迅速导致患者死亡。目前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只能通过支架介入手术治疗,手术风险高:虽然手术治疗是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手术风险极高需要精确操作,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血管破裂或心脏压塞等严重并发症。并发症多:主动脉夹层常伴随多种并发症,如急性心力衰竭、肾衰竭、心肌梗死等,这些并发症的出现进一步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患者的死亡率。
5.总结
综上所述,主动脉夹层之所以呈现如此高的致死性,主要是由于其复杂的发病原因、严重的病理变化、多样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上的高难度。因此,对于主动脉夹层的预防和治疗,必须高度重视,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加强对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控制,也是预防主动脉夹层发生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