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好发人群与临床表现

作者: 邓琳

(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 放射科) 发布时间:2024-07-19 16:52:525867次浏览[发表证书]

下肢动脉闭塞症,全称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一种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下肢供血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进而引起肢体缺血的慢性疾病。最易受累的部位包括足背动脉、小腿胫腓动脉、股动脉及髂动脉这种疾病好发于特定人群,并伴随着一系列典型的临床表现。了解这些信息对于早期发现、预防和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至关重要。

1.好发人群

1)中老年人:下肢动脉闭塞症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逐渐老化,容易发生动脉硬化造成的下肢供血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半数以上患者死于冠心病,可谓“病在腿上,险在心上”,是老年人的沉默杀手2)患有慢性病的人群: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患者。糖尿病患者身体处于糖脂质代谢及激素分泌紊乱,导致血液黏稠淤滞,脂质浸润并积聚在动脉壁,以及患者的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异常,血小板功能紊乱,血流冲击的剪力对动脉壁造成慢性机械性损伤,造成血管内膜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甚至导致残疾或死亡。高血压和高血脂也通过不同的机制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3)吸烟者:吸烟是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烟草中的有害成分尼古丁主要通过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而对血管系统产生影响,刺激末梢血管收缩,促进血管钙化,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加重肢体缺血。4)不良生活习惯者:饮食结构不健康,嗜好甜食、高饱和脂肪食物(如红肉)等高热量、高脂肪的饮食,过多摄入食盐,缺乏运动,体重超标等,都容易引发下肢动脉闭塞症。5)寒冷、潮湿环境居住者:寒冷和潮湿的环境可以升高人体血脂水平脂质在动脉内膜沉积形成纤维或粥样斑块导致动脉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或闭塞。 

2.临床表现

下肢动脉闭塞症的临床表现以间歇性跛行、静息痛、难治性溃疡等下肢缺血、坏死等症状为特点,可以分为四个时期:轻微主诉期(第一期):患者会感觉患肢皮温降低、怕冷,或轻度麻木,活动后易疲劳。肢端易发生足癣感染而不易控制。间歇性跛行期(第二期):小腿间歇性跛行是下肢缺血型病变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在行走数百米至数十米后,出现下肢疼痛,通常是小腿肌肉的酸痛,迫使患者停下休息。休息一段时间后疼痛缓解,可继续行走。随着病变的加重,跛行距离逐渐缩短。静息痛期(第三期):患者在不运动的时候仍然会有下肢疼痛、麻木,尤其在夜间入睡时更重,使得患者寝食难安,精神紧张。这种疼痛常发生在晚间,甚至睡眠中痛醒,抱膝而坐。 组织坏死期(第四期):此时,患者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下肢出现溃疡和坏疽,破溃处极难愈合。下肢逐渐出现坏死,最终可能发展为截肢,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3.健康教育

为了预防和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以下几点健康教育建议非常重要:1)戒烟:戒烟可以明显延缓病情的继续加重。2)合理安排膳食:多食用低盐、低糖、高纤维素和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性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3)进行适当的步行锻炼:坚持每日散步60分钟,可增加患肢侧支循环的形成,改善缺血。4)注意足部护理:保暖,避免肢体受伤。但不可用暖水袋暖脚或热水泡脚,以免烫伤。5)积极治疗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这些疾病都是下肢动脉闭塞症的诱发因素。6)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下肢动脉栓塞的潜在风险,及时治疗。

总之,下肢动脉闭塞症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病变肢体血液供应不足,引起下肢间歇性跛行、皮温降低、疼痛,甚至发生溃疡或坏死等临床表现好发于中老年人及患有慢性病、吸烟、不良生活习惯等人群。了解其临床表现和预防措施,对于早期发现、预防和治疗该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栏目导航

四川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