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播电视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是优秀的省级媒体平台,平台汇聚全国名医,展示优秀科普内容,促进社会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科学普及、健康同行是我们平台的使命和目标!
当前时间:2025年01月12日 星期日
如何预防和降低肺栓塞患者的并发症风险?

作者: 王俪蓉

(博白县人民医院)发布时间:2024-07-19 13:50:045350次浏览[发表证书]

肺栓塞严重,需及时治疗,否则危及生命。现代医学有多种方法可以预防和管理肺栓塞,但降低并发症风险仍有挑战。

1.肺栓塞的病理与临床表现

肺栓塞,一种紧急医疗状况,源自肺动脉被血栓堵塞,典型症状包括急促的呼吸困难与剧烈的胸痛,宛如胸口重压。患者还可能伴随咳血、心跳加速及低氧血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医生在听诊时,可能会捕捉到哮鸣音或湿啰音,这些体征为诊断提供了线索。

D-二聚体检测作为初步筛查的重要手段,能快速反映体内凝血与纤溶系统的激活状态。而胸部X光、CT肺动脉造影(CTPA)及通气/血流比(V/Q)扫描,则进一步精准定位病变,为确诊提供坚实依据。

鉴于肺栓塞的高风险性,及早识别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因此,提升公众及医护人员对肺栓塞症状的认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一步。

2.肺栓塞的常见并发症及其危害

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常见并发症包括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不全和慢性血栓栓塞性肺病等。肺动脉高压是由于肺动脉内持续存在的高血压引起,导致右心室过度负荷,长期下来会引发右心衰竭。右心功能不全则是右心室由于长时间的高负荷工作导致心肌受损,功能减退,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乏力和下肢水肿等症状。慢性血栓栓塞性肺病是由于血栓长期存在导致的肺动脉闭塞和肺组织缺氧,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肺栓塞还可能引发肺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进一步加重病情,增加治疗难度和患者的死亡风险。及早识别和处理这些并发症对于提高肺栓塞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3.机械性预防手段在肺栓塞中的应用

在预防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等机械性并发症方面,采取恰当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穿戴压力梯度袜,通过外部压力梯度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是简便而有效的手段。同时,气动压缩装置的应用,能周期性地压迫下肢,模拟行走时的肌肉泵作用,进一步预防血液淤积。

对于高风险患者,植入下腔静脉滤器可作为额外保障,拦截可能脱落的血栓,避免其进入肺动脉。然而,所有预防措施的选择均需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护人员综合评估后决定。

手术后的早期活动与康复是预防血栓形成的关键环节,它们能显著促进血液流动,降低血栓风险。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通过综合运用压力梯度袜、气动压缩装置等机械性预防措施,并适时考虑植入滤器等高级手段,医护人员能确保每位患者得到全方位、个性化的保护,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4.患者教育与个体化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患者教育与个体化风险评估在降低肺栓塞并发症风险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患者教育旨在让患者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及遵从医嘱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详细解释药物的作用机制、可能的副作用以及正确的服药方法,可以有效增强患者的依从性,降低药物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个体化风险评估则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病史、生活习惯等,制定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这种评估方法不仅能识别出高危患者,还能针对不同患者的特点,提供最适合的预防措施。例如,某些患者可能需要调整抗凝药物的剂量,而另一些患者则可能需要增加体检频率或采用机械性预防手段。通过结合患者教育和个体化风险评估,医护人员可以更有效地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最终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结束语

综合以上内容,通过多层面的预防措施和个体化的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肺栓塞患者的并发症风险。医疗团队应持续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采用科学的预防策略,增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整体治疗效果,最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栏目导航

四川广播电视报